刺額蔥螢 Porroecia spinirostris
1.2.雌性;3.雄性;4.雌性額器第1觸;5.雌性第2觸角內肢
6.雄性額器;7.雄性第1觸角;8.9.雄性左右第2觸角內肢
學名 | 刺額蔥螢 Porroecia spinirostris (Claus,1874) |
形態 | 雌性殼長1.15mm,雄性殼長1.01mm。殼形同小蔥螢近似,但殼相對短而高,雌性殼高為殼長的49%,雄性的為53%。雌性額器末部呈尖突狀,第2觸角內肢第2刺邊緣具細刺毛。雄性額器小略細長,末端圓鈍,腹緣具細毛,第1觸角第5刺毛中部具10枚短齒和10枚小刺,右邊握肢呈弓形,末端鈍圓略膨大。 |
生態 | 生活于近海鹽度較高上層水和外海,數量不多,常見。 |
地理分布 | 台灣周圍海區,東海南部,南海;太平洋、印度洋和大西洋暖水區;地中海和紅海。 |
大陸分類編碼 | 610030020010090002 |